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关于年轻干部培养的有关要求,锻造“忠专实”“勤正廉”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,4月15日—19日,市委党校第3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分组赴宣州区狸桥镇、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、宁国市仙霞镇盘樟村三地开展为期五天的“五同”实践调研活动,坚持与民同劳动,体验基层生活,坚持与民同思考,厚植人民情怀,坚持与民同解决,践行为民服务。
|
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
传承红色基因,筑牢信念之魂,锤炼坚强党性,第34期中青班学员奔赴三地开展党性教育,强化理论武装,提高政治站位。
在宣州区狸桥镇,学员们前往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和宿营地旧址、更楼巷烈士纪念碑开展了党性教育,重温了入党誓词、缅怀革命先烈。学员们领会到今后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,提高服务能力,树立宗旨意识,增强党性修养,强化责任担当,做好本职工作。
在郎溪县涛城镇,学员们在沙桥村开展了党性教育活动,大家怀着缅怀敬佩的心情,参观了红色教育展示馆及沙桥支部旧址,学习了郎溪县第一个党支部——沙桥支部在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各个时期的革命光辉事迹,在沙桥支部旧址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,理想信念更加坚定。
在宁国市仙霞镇盘樟村副书记朱树新的讲解下,全体学员实地参观中共宁国特支展览馆,集中观看中共宁国第一特支的珍贵历史视频,认真聆听中共宁国第一特支从诞生到壮大的红色历史,深入了解傅金林、傅以和等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进行革命宣传、播下红色种子的故事,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、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。
|
三组成员通过革命传统教育,感触很深,更加明白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,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党性修养,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以更加昂扬的斗志,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宣城发展建设中,推进宣城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沉下身子学习 迈开步子解疑
为了解乡土民情,学员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本次实践锻炼活动的重要内容,通过参与理论学习研讨、实地调研等方式,激发学员理论学习与实地实践的劲头,以理论上的厚实武装保障政治上的清醒坚定,画好“路线图”,指明奋斗目标。
在溧阳市金山村、凌笪镇下吴村,郎溪实践组的学员们聆听了金山村原党支部书记,全国劳动模范王海清带领金山村群众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,调研了两地的美丽乡村建设,参观了宣城小康工程展馆,深刻感受到了“山这边”“山那边”的岁月嬗变。当天全体学员进行了深刻讨论,并表示,这四十年的发展更是宣城“追赶江浙、争先江淮”的生动奋斗史,也激励着年轻干部不断解放思想、不断埋头苦干。
在狸桥镇和宁国市,学员们同农户一起背着篓子上山摘茶,一边摘一边倾听有关茶叶知识的介绍,了解了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、绿茶采摘方式、炒制流程等,仔细学习采茶要领。在茶农的带领下,学员们来到待采摘茶园,严格按照标准开始挑选、采摘、装篓。“这片叶子太老了不能采摘”“这片叶子偏嫩,摘下一片”“轻一点,不要把茶梗摘下来了”,茶农细心地指导着每一位学员。大家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,体验了农事的艰辛,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,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。
各组学员在实践活动中,与当地群众面对面沟通、心贴心交流,在调查研究中掌握乡村实情,在交流研讨中提升工作本领。学员们纷纷表示会结合自身工作,将当地发展的丰富经验带入自身的工作学习中,对标先进,担当作为,为宣城“追赶江浙、争先江淮”贡献青春力量。
倾听心灵之声 碰撞发展火花
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为着力培养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,第3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三个小组分赴各地深入调研,互相交流发展经验,共同为本地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。
在狸桥镇,学员们实地参观了“一镇一站一委”建设并详细学习了解“握手言和”调解品牌,实地走访了集休闲、旅游、度假、住宿为一体的白马山庄,并赴昆山湖考察调研以“以山水康养休闲度假区”为定位的安徽昆山湖生态旅游度假村项目。学员们表示今后要积极学习“握手言和”狸桥新实践和基层治理新模式,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。同时要借鉴狸桥康养产业发展经验,结合各地生态优势,真正实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,为新时代宣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在郎溪县,学员们考察了凌笪镇伍员山文化园,了解当地基层党组织整合资源,发展生态旅游强村富民的宣城实践之路及成效,到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了解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,引入产业发展清洁能源,带动周边乡村群众就业,实现产业反哺乡村共同富裕。在涛城镇调研了乡村经济发展,参观了美迪花世界、大佛山养心谷,了解了企业经营及助力乡村振兴情况,深入体会到了特色产业给乡村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活力。在溧阳市桂林村和三胜村了解当地坚持走乡村文旅产业化道路,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、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,传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主席为三胜村改村名的优良传统。调研了侯村村1MW光伏项目情况及花卉苗木基地,并到景泰风电实地调研风力发电项目,了解侯村村整合统筹各类资源,敢闯敢试敢于谋划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。
在宁国市,学员们参观了茭白和甲鱼混养的生态养殖项目,了解到项目实现了茭白甲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,实施茭白田甲鱼标准化种养,有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。参观了云梯乡千秋村畲族文化园,并进行了座谈交流,围绕畲族文化园建设工作、如何促进民族文化宣传、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。在孔夫村文化大礼堂,学员们围绕“小山变大山”的调研主题,通过调阅材料、现场参观、座谈交流、走访生产一线等方式,由点及面了解宁国“小山变大山”的发展现状、下一步打算及历史经验。
为期五天的的社会实践短暂而又充实,各组在扎实开展调研实践活动的同时,认真进行了总结座谈,围绕调研主题,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,充分交流讨论,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“五同”实践教育活动,不仅接受了触及心灵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,使大家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,也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、提升了做好群众工作和推动宣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。今后,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,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、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,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,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,开拓进取,迎难而上,在“追赶江浙、争先江淮”中做出自己的成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