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月 31 日,宣城市委党校第27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在组织员的带领下,走进旌德县开展现场教学活动,通过探访文化地标、调研生态实践,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认知、锤炼本领。
解码非遗魅力,感受传统技艺传承
学员们首站抵达白地镇宣砚文化园。作为宣砚文化的重要载体,园区内陈列的历代名砚、雕刻工具及技艺展示,生动勾勒出宣砚 “始于唐、兴于宋、盛于明清” 的千年脉络。在砚雕体验区,学员们亲手触摸宣砚石坯,聆听匠人讲解 “因材施艺、因色取巧” 的雕刻技法,沉浸式感受 “一刀一刻皆匠心” 的非遗精神。 一位学员在体验后表示“从石材鉴别到雕刻创作,每一步都凝聚着传统文化的智慧,这不仅是技艺传承,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”。
探访生态密码,解锁绿色发展新篇
午后,学员们走进地处北纬 30 度线的蔡家桥镇华川村,在青山环抱中开启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之旅。在旌德灵芝博物馆,通过图文展板、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演示,全面了解旌德作为 “中国灵芝之乡” 的产业布局 —— 从野生灵芝驯化、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、文旅融合,一条 “小灵芝大产业” 的富民之路清晰可见,学员们深切感受到特色农业与科技创新结合的强劲动能。
随后,学员们来到 “中国林长制策源地” 华川村。作为全国林长制改革的策源地,华川村通过展板、纪录片及现场讲解,生动呈现了华川村率先探索 “山有人管、林有人护、责有人担” 的基层实践历程。从最初的 “护林员制度” 到如今全国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,学员们沿着 “林长制之路” 实地走访,深刻领悟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的实践逻辑,对基层治理中如何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在行走中思考,于实践中提升
“一天的行程,既是文化之旅,也是生态之课。” 活动结束后,学员们纷纷表示,通过实地观察非遗传承的活态保护、特色产业的创新路径及生态制度的基层探索,不仅拓宽了视野,更深刻认识到 “知行合一” 的重要性。大家表示,将以此次教学为契机,把所见所学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,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践行新发展理念,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